呼吸系統疾病是現時香港的常見病及多發病。由於環境污染、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、人口老化等因素,加上2019年發生至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,呼吸系統疾病在臨床上日漸增長,對公共衛生健康造成壓力。
天氣轉變,進入夏季,前來筆者診所求診的呼吸疾病患者人數明顯上升。當中以喘証為主訴的病人佔多數,亦有一定數量的咳嗽病人。喘即氣喘、喘息。喘証是指患者以呼吸困難,什至張口抬肩,鼻翼煽動,不能平卧為臨床特征的病証。輕症患者僅表現為呼吸困難;重症患者稍動則喘息不已,什至張口抬肩,鼻翼煽動。喘証在中醫學是一個獨立的病症,可發生於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當中,可見於現代醫學中的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支氣管哮喘、肺結核等。
病案一
初診,2022年6月19日。陳男,46歲。職業:資訊科技界從業員。
7年前感冒過後一直氣喘、咳嗽至今。現日間經常氣喘、咳嗽,痰白質黏,需用力才能咳出痰,氣喘可喘致發出雞鳴音,夜間氣喘明顯加重致影響睡眠,精神尚可,納食可(生酮飲食為主),大便1日1次,質爛,小便正常。脈浮,舌淡,苔薄白。患者由於自覺久病體虛,故每天自行服用金匱腎氣丸,但效果不理想。
筆者當時認為雖患病7年,但患者就診時形體壯實,正當壯年,說話時聲高氣粗有力,病理產物痰白質黏,浮脈,應仍屬實証。判斷該病為喘証的痰濁阻肺証,以袪痰降逆,宣肺平喘為主要治法。處方:白芥子6g,紫蘇子15g,萊菔子15g,射干5g,麻黃10g,紫苑5g,款冬花5g,清半夏6g,五味子15g,生薑6g,大棗5g,杏仁8g。一天1次,早上服,4服。
二診,2022年6月23日。
服藥後氣喘、咳嗽次數明顯減少,痰白質黏仍難咳出,納食可,大便1日1之,質較初診時成形,小便正常。脈浮,舌淡,苔薄黃。
處方:白芥子6g,紫蘇子20g,萊菔子15g,款冬花 6g,黃芩3g,法半夏 6g、白果仁9g,杏仁3g,甘草3g,麻黃6g,桑白皮6g,五味子15g。一天1次,早上服,4服。
患者曾因腰痛再次就診,表示二診後氣喘、咳嗽已減輕許多,不再影響日常生活。中醫治療以辨證論治為核心,喘証的辦証首當分清虛實,實喘者呼吸深長,氣粗聲高,伴有痰鳴咳嗽,脈數有力;虛喘者呼吸短促,氣怯聲伍,少有痰鳴咳嗽,脈象微弱。在每天服用金匱腎氣丸無效的基礎上,可以發覺補虛的治則對本病患者的療效不理想,加之患者就診時的表現和身體情況偏向實証。所以在初診及二診時,皆以化痰平喘為主要治療思路,初診時處方三子養親湯合射干麻黃湯加減,二診時處方三子養親湯合定喘湯加減。方証合一,故有一定療效。
病案二
初診,2022年6月16日。何女,83歲,退休人士。
2022年2月時曾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。現久行易氣喘,久坐後雙腳腳掌輕微水腫伴疼痛,平躺睡覺時軀體右轉可引致氣喘,日間常頭暈自覺如坐車船,眠差,易醒,夜尿2-3次,汗出多,無盜汗,易惡寒,納食可,大便3-4日一次,糞質乾結,排出困難,小便正常。右脈浮數,左脈沉,舌紅,苔膩。BP:134/72 P:63
處方:麻黃9g,桂枝15g,白芍5g,乾薑3g,細辛3g,炙甘草5g,法半夏9g,五味子3g,黃耆22g,防風10g,羌活10g,獨活10g。另外處方少量麻子仁丸。一天1次,早上服,4服。
二診,2022年6月20日。
現久行氣喘消失,平躺睡覺時軀體右轉引致氣喘情況消失,頭暈減輕,久坐後雙腳水腫伴疼痛仍持續,眠差,易醒,夜尿2-3次,在服第二日藥後開始大便1日1次,質軟成形,小便正常。右脈浮數,左脈沉,舌紅,半邊苔膩,半邊無苔。
處方:麻黃10g,桂枝15g,黃耆22g,豬苓3g,澤瀉6g,白朮3g,茯苓6g,獨活6g,桑寄生3g,杜仲3g,牛膝3g,細辛3g,秦艽3g,白芍3g,生地黃3g,肉桂3g,防風3g,川芎3g, 人參3g,甘草3g,當歸3g。另外處方少量麻子仁丸。一天1次,早上服,4服。
三診,2022年7月6日。
患者自述二診服藥過後氣喘消失。但數日前無明顯誘因下開始回復氣喘。現久行及睡覺氣喘,無頭暈,坐後雙腳水腫伴疼痛,眠差,易醒,夜尿2-3次,納食可,大便1日一次,質軟成形,小便清長。右脈浮數,左脈沉,舌淡紅,苔薄白。
處方:桂枝11g,黃耆22g,紫蘇子4g,款冬花 6g,黃芩3g,法半夏 6g、白果仁9g,杏仁3g,甘草3g,麻黃6g,桑白皮6g,五味子15g,炙甘草10g,白芍10g。一天1次,早上服,5服。
從初診時患者的症狀中可見一共有5個健康問題,喘証、眩暈、水腫、不寐、便秘。患者以喘証為主訴,當時筆者判斷此為喘証的表寒里飲証,故以小青龍湯加減散寒化飲,另處方麻子仁丸潤腸通便。二診時病情減輕,但水腫仍然持續,故以五苓散加減作處方,當中保留前方小青龍湯的君藥(主藥)麻黃和桂枝宣通肺氣。三診和二診中間相隔大約半個月,二診後氣喘已消,但停藥10日後復發,故改以定喘湯加減對症下藥。
喘証的治療需分虛實。實喘治肺,袪邪利氣。虛喘以培補攝納為主,可補肺、健脾、養心,但尤重視補腎,腎為氣之根,納氣歸原,根本得固。日常生活當中,喘証病人應注重預防。平時避風寒,忌煙酒,調情志,進食清淡營養的食物,避免辛熱燥辣之品。加強自身體質,適量體能訓練。日常保健,可每天按壓合谷穴5-8次,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~2掌骨之間,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
引用 大公報 報導
以上資訊由 至意中醫 提供
香港註冊中醫 黃耀